公开类型: |
规划批前公告 | 业务类型: |
规划编制批前公告 |
建设单位: |
建设位置: |
南昌市青山湖西岸地区 |
|
公示日期: |
2014-07-28 至 2014-08-27 | 联系电话: |
0791-83983362 |
事由: |
为深化和落实《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对青山湖西岸地区的要求,配合沿江北大道等市级重大工程建设和解决原控规在操作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在新背景条件下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青山湖西岸地区的用地、交通和各类配套设施,有效指导青山湖西岸地区国有土地的出让、开发和建设,特制定《南昌市青山湖西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将其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本次公示时间为2014年07月28日至2014年08月27日,如对该规划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与南昌市城乡规划局联系。 |
本项目公示期为2014-07-28 至 2014-08-27,现已过期 |
关 闭 |
1、规划目的 为深化和落实《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对青山湖西岸地区的要求,配合沿江北大道等市级重大工程建设和解决原控规在操作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在新背景条件下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青山湖西岸地区的用地、交通和各类配套设施,有效指导青山湖西岸地区国有土地的出让、开发和建设,特制定《南昌市青山湖西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2、规划范围 北至赣江、塘山街,东至青山湖西岸,南至青山湖隧道,西至洪都大道,总用地面积约3.19平方公里。
3、目标定位 规划目标:立足江湖资源生态环境、场地工业文化背景及临近旧城中心的优越区位条件,构建通江达湖、兴业宜居的亲水文化休闲目的地,打造东湖新兴增长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示范区。 功能定位:青山湖西岸地区是集商业商务、文化创意、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区。
4、规划结构 总体上形成“两带两轴、三心四区”的基本格局。 n 两带:以滨江、滨湖两条景观带奠定规划区生态基础。 n 两轴:以青山北路为都市主轴和中大路工业文化景观轴奠定规划区发展框架。 n 三心:以文化休闲中心、湖滨娱乐休闲中心、湖滨体育休闲中心的核心节点形塑规划区成为南昌独特的文化休闲目的地。 文化休闲中心——位于通江达湖水系环绕区域,是江湖通廊轴线上的关键性节点。以水为主题并充分并利用工业文化历史痕迹,融合文化创意、商业商务功能,形塑由湖至江的亲水文化休闲空间; v 滨湖娱乐休闲中心——青山湖西岸中大青山湖以北区域,是西岸最主要公共节点。发展休闲娱乐、文化餐饮、五星级酒店、商业商务等功能,形成滨湖地区多功能综合性的滨湖娱乐休闲中心; v 滨湖体育休闲中心——利用原市燃气公司储气装备改造,结合湖滨游艇码头打造青山湖西岸体育运动休闲中心,融合自行车运动、轮滑运动、球类运动、水上运动、水上娱乐等多元化复合型的市民运动休闲中心。 n 四区:由青山北路、中大路发展轴将规划区界定为四个功能各异的特色主题分区。各分区主要功能如下: v 文化休闲核心区——位于青山北路以北,中大路以东,沿江北大道以南区域。是连江通湖的关键性区域,依托良好的景观资源、区位条件、轨道交通站点及工业文化历史痕迹,融合购物餐饮、商务办公、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创造以步行为主导的城市滨水环境。 v 滨江景观居住区——位于青山北路以北,中大路以西,沿江北大道以南,洪都大道以东区域。充分利用滨江景观,强调景观渗透与共享,打造滨江景观特色的主题生活区。 v 运动休闲居住区——位于青山北路以南,中大路以西,洪都大道以东区域。凭借片区优越的滨湖环境以及较为成熟生活氛围,推动城市更新升级,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重点建设滨湖体育休闲中心,打造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主题生活区。 v 滨湖娱乐休闲区——位于青山北路以南,中大路以东,青山湖西岸地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以及长约4.1公顷的青山西岸优质滨湖岸线资源, 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餐饮、五星级酒店、商业商务、体育运动、水上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滨湖娱乐休闲区,以高品质的景观环境融合多元化的活动场所,使之成为未来青山湖西岸地区最具魅力的场所。
本规划总用地面积318.9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12.10公顷, 占总用地35.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3.38公顷, 占总用地7.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2.98公顷,占总用地13.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69.02公顷, 占总用地21.6%;公用设施用地3.20公顷, 占总用地1.0%;绿地与广场用地64.54公顷, 占总用地20.2%;水域3.75公顷,占总用地的1.2%;具体详见下表:
注:规划预测未来规划区人口约为6.5万人。
6、道路交通 规划区内道路根据使用需要,分成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由于规划区用地以居住用地和商业设施用地为主,道路规划布局以主次干道为区域交通骨架,以支路为内部连接网络,合理的道路布局以满足规划区道路交通需求。其中支路长度占道路总长度的56.6%,满足了居民工作、购物、休闲等进出集散交通需求,同时主干道路为商业区物质快速流通提供了方便。规划区内路网以城市主干路网为基础构架,形成“三纵四横”的干路网格局,以快速疏导交通流。由南北向道路洪都大道、中大路和丹霞路连接线组成 “三纵”;由东西向沿江北大道、青山北路、七里路和阳明路组成“四横”。
v 快速路:丹霞路(昌航大道)。 丹霞路(规划区内路段),红线宽度90米,包括地面部分和高架部分。地面部分单向机动车道宽度为11.5米,单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宽度分别为2.5米和1.5米。高架部分,匝道宽为7米,高架桥中央行车道宽度为 24.5米。 v 主干路:沿江北大道、洪都大道、青山北路、阳明东路(青山湖隧道)。 沿江北大道,红线宽度32米,道路断面采用两块板形式,中央车行道宽23米,车行道包括双向4条机动车道,以及两侧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中央分隔带宽4米。北侧人行道宽度为3米,南侧人行道宽度为2米; 洪都大道,红线宽度60米,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块板形式,中央车行道23米,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中央以8米宽桥墩作为分隔带。两侧绿化分隔带为6米,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用一个板块,单侧宽8.75米; 青山北路,红线宽度42米,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块板形式,中央车行道宽22米,双向六车道。每侧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宽度分别为4.5米,3.5米和2.0米; 阳明东路(青山湖隧道),红线宽度为45.2米,中央通过性隧道为双向四车道,两侧进出隧道的匝道均为单向2车道。 v 次干路:中大路、七里路和天骥路,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30米、24米和24米。 v 支 路:支路布置上主要结合居住生活区和配套功能区等进行安排。规划区内支路红线宽度12~20米,均采用一块板形式。
开发强度指标控制表
8、 配套设施 本次规划涉及的配套设施分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及市政设施三类。除中小学、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外,其余设施按街道级社区、基层社区两级社区进行相应的配套,街道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有: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街道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医疗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肉菜市场;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有:社区警务室、居委会/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区医疗服务站、社区文体活动站、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幼儿园\托幼。交通设施有: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气站。市政设施有:变电站、邮电所、燃气调压站、垃圾转运站、公厕、消防站。 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